党建工作

有力举措有效激发市场活力(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)

发布人:杨霈宣   发布时间:2022-10-06   点击:  

转载自《人民日报》:


   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,对宏观政策感受最直接。

  “这些年,减税降费政策年年加力,助力企业轻装前行。”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算了一笔账:去年一年,公司税收减免、缓税和出口退税等金额是十年前的6倍,让公司从生产商用车起步,发展到制造高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,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同比增长380.8%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,让企业轻装上阵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减税降费政策从宏观“降税负”到微观“降成本”,不断加力。数据显示,2013年至2021年,税务部门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8.8万亿元,加上今年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截至目前,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12万亿元。我国宏观税负从2012年的18.7%降至2021年的15.1%。减税降费政策为广大市场主体减负担、添活力,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力度大措施准,增强企业发展信心

  “税率降了,信心强了!增值税税率由17%一路降到13%,对企业的帮扶作用非常大。”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滕军萍说。

  从“结构性减税”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,再到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十年来,我国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,措施更加科学、系统、精准,体现出宏观调控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的政策定力,为护航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源源动力。

  “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,并优先安排小微企业,退税款项很快就到账了,让我们感到暖心。早一天拿到留抵退税款,就多一分信心。”厦门市三鑫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黄淑丽说。

  减税降费聚焦惠企纾困。2018年至2019年,减税降费与深化增值税改革密切配合,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,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。2020年,税费政策与财政补贴、减租降息、金融支持等一道,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及公共交通运输、餐饮住宿等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渡过难关。2022年,税费政策强调“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”“减税与退税并举”,延续并扩大已有的制度性优惠政策,受益面更广。

 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说,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,1.61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、韧性所在。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最公平、最直接、最有效的举措。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制造业、特殊困难行业提供税费支持,有助于增强发展信心。

  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一系列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,反映出我国减税降费政策‘工具箱’措施丰富多样,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也越来越精准、效果越来越好,充分发挥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、支柱性、保障性作用。”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樊勇说。

  减税降费,用政府收入的“减法”,换取企业效益的“加法”和市场活力的“乘法”。数据显示,2013年至2021年,我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9315万户,年均增加逾千万户;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由2015年底的544万户增长至2021年底的1238万户。广大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激发,“放水养鱼、水多鱼多”效果持续显现。

  服务高质量发展,培育发展新动能

  这段时间,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产品在工艺、技术和材料上都有新突破。“从2017年的400多万元到2021年的700多万元,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3000多万元。减税降费让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更坚定。”福克油品财务负责人周洋说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实施了覆盖创业投资、创新主体、研发活动等创新全链条的税收优惠政策。截至目前,针对创新创业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了100多项税费优惠政策措施,助推创新创业向更大范围、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迈进。

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不断加大,激励企业创新发展。2018年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%提高到75%的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。2021年,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%提高到100%。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%提高到100%,将激励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“挑大梁”,激发其科技创新力、市场竞争力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蒋震认为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完善,为企业加快研发创新按下了“快进键”,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
  据统计,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累计减税达2.54万亿元,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.5%。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出台,给企业研发成本做“减法”,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创新活力。


版权所有 @ 银河总站网址大全 - yh银河娱乐网站多少      邮编:266033     鲁ICP备20100113号

地址:中国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   学院办公室建筑馆301室:0532-85071227   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筑馆312室:0532-85071226